查看: 1734|回复: 0

[交流] 专访《亲爱的》导演陈可辛 这当然是华语电影的黄金时代

[复制链接]

218

主题

95

回帖

1117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117
发表于 2014-9-25 10:21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
02.jpg 陈可辛的“亲爱的” 03.jpg 亲爱的.jpg


《亲爱的》导演陈可辛接受时光网采访,“北上”八九年拍回现实题材终于找到“回到大海”的感觉,他说,现在当然是电影的黄金时代,追求票房不是洪水猛兽,有市场支撑才能继续拍到80岁。

《中国合伙人》之后,我不用再拍武侠片了,也不用再拍大片了,就好像回到了大海里,各种类型都可以。”尽管如此,多了自信的陈可辛也不改小心谨慎的态度,在《亲爱的》清华千人点映场,他整场都在认真细数观众的“反应”,因为这是一个纯内地题材,作为一个香港导演来拍,“只有内地观众有反应,我心里的石头才放了下来。”

一直不避讳“商业算计”的陈可辛同时又低调地设定自己的目标:“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十亿的导演”,“不赔钱还能赚到钱”是底线。“二十年前刚在香港刚拍电影,就很羡慕美国有那么大的市场,就像偶像伍迪·艾伦,只要非常小众的市场都足够支持他每年拍一部电影”。

      八、九年前也是为了更大的“市场”,陈可辛选择北上,却遭遇了“大片”之痛。将《甜蜜蜜》“变大”的《如果·爱》初试牛刀之后,《投名状》和《武侠》大投资、大明星,费心费力却未遭遇“赔钱”命运,因为拍片不顺,陈可辛还曾专门写自传“疗伤”。回过头来,陈可辛自己也说,“《武侠》还是太迎合市场了。”

      直到中小投资的《中国合伙人》峰回路转,陈可辛也成功跻身华语导演“5亿俱乐部”,算是“翻了身”。他说,拍最近这两部戏他都很快乐。更让他高兴的是,他终于看到内地市场对不同类型的包容,各种电影都可以试一下。

      《中国合伙人》、《亲爱的》与陈可辛二度合作的内地编剧张冀则感慨,是陈可辛自己坚持了下来,“他以前在香港拍的也是比较接地气、比市民视角略高一点的生活化的电影,现在拍接地气的内地题材也不意外”,而随着内地市场越来越成熟,观众也想看真正的电影了。张冀还透露,“拍《亲爱的》时,导演会有意识地接受内地工作人员的意见,显得越来越开放、自信。”

      《亲爱的》仍然不是一个大投资的电影,虽然电影原型来自于新闻,但故事的表达仍然很“陈可辛”:并不尖锐,也一定会用大明星帮助演绎和卖片,“我不可能拍第六代导演那样的电影。”而对于“现实”的批判,他也始终站在“每个人都有他们的难处,他们也不容易”这样更为包容、温暖的立场,“不只是做导演,做人我也是这样。”


看电影就选 QQ影票 超值价位 票价4折起售 dianying.qq.com抢票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日照公安备案:37110202000108|删帖帮助|手机版| 日照大众论坛

Copyright © 2013-2022 Rzbst X3.4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2021003022号
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邮箱:rizbbs@163.com

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